看看大唐西域女子的穿衣时尚经
“穿汉服拍照却被嘲‘像西域舞姬’?”——6月新疆吐鲁番新出土的一批唐墓女俑直接把这种嘲讽打成回旋镖:1200年前的高昌姑娘早就把“齐胸+半臂+披帛”穿成爆款,比今天的影楼装还时髦。我的态度:别拿无知当骄傲,唐人的衣柜比你想的开放得多。
“穿汉服拍照却被嘲‘像西域舞姬’?”——6月新疆吐鲁番新出土的一批唐墓女俑直接把这种嘲讽打成回旋镖:1200年前的高昌姑娘早就把“齐胸+半臂+披帛”穿成爆款,比今天的影楼装还时髦。我的态度:别拿无知当骄傲,唐人的衣柜比你想的开放得多。
公元639年腊月,一支混编着汉人、突厥人、铁勒人的队伍在零下二十度的夜里摸过流沙,像一把悄无声息的匕首,直插高昌国的心脏。二十天后,高昌王麹文泰在都城垛口上望见唐军旌旗,当场吐血而亡——这不是演义,是新疆吐鲁番去年出土的《行军录》残简里一行冷峻的小字:“癸亥,
在西域钱币史上,“高昌吉利” 以 “丝路枢纽的货币见证、中原与西域文化交融的实物载体、西域四珍中的核心品种” 三大特质,成为古钱币收藏领域的 “稀世瑰宝”。它诞生于隋唐之际的高昌国(今新疆吐鲁番),既承载着丝路贸易的经济功能,又以 “高昌” 国名与 “吉利”
贞观十三年(639 年),大唐王朝已历十余年治世。经 “贞观之治” 的励精图治,太宗李世民麾下的帝国,国力日盛,声威远播。彼时,丝绸之路作为连接东西方文明的纽带,既是帝国对外交流的动脉,亦是彰显天可汗权威的重要通道。然而,位于西域咽喉之地的高昌国,却以一己之私
在大唐贞观年间的将星图谱中,侯君集是一颗极具争议的星辰。他出身寒微,却凭借过人勇武与战场智谋,从秦王李世民麾下的普通亲兵,一路成长为平定西域、拓土千里的一代名将。玄武门之变中,他身为先锋血染宫门,助李世民登临帝位;北灭东突厥、西击吐谷浑、南平高昌,每一场大战都
新疆大地上的6处世界文化遗产、9545处不可移动文物与45万多件可移动文物,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与血脉,是不可再生、不可替代的文化资源。数代文博工作者薪火相传,潜心阐释文明密码,让文化遗产成为滋养民族认同的精神纽带。
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6周年,也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。成立70年来,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,各族儿女心手相连,共同书写着团结奋进的壮丽篇章。但同时我们也要警惕,境内外一直有声音试图破坏这份来之不易的和谐与稳定。筑牢中华民
9 月 23 日,二十四节气之秋分时节,由中华诗词学会主办,中华诗词学会书画界诗词工作委员会、中华诗词学会演艺界诗词工作委员会、中华诗词学会出版传媒诗词工作委员会、北京诗词楹联艺术中心承办的“诗濡以墨”——全国书法名家书林峰、高昌、刘庆霖、何江、褚宝增诗词作品
从公元460年到640年之间,在西域地区曾经长期存在过一个以汉人为主的政权,名叫高昌。但在这个政权存在期间,却长期是一些北方游牧族群的臣属,最终还被唐朝所灭亡。那么高昌政权究竟是个什么性质的政权?它存在期间又发生过什么呢?
金秋送爽,桃李芬芳。今年的 9月10日,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,今年教师节的主题是“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,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”。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,全面展示新时代信阳市广大教师立德树人、启智润心、甘为人梯的精神风貌。我们特推出《铸魂强师 致敬最美筑梦人》专栏
我们总以为人是历史的编剧、导演,但其实,历史的发展也是一个自然演进的过程,比如,唐朝在攻灭东突厥之后为了钳制西突厥、远扬大唐国威、威服四夷,让天可汗的称号实至名归就必须将势力范围向西域延伸,于是就有了大唐对高昌和龟兹之战。同时,唐朝用兵西域也是出于商业层面的考